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留置针穿刺,回血好为什么不一定成功 [复制链接]

1#

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这位实习生做的很好。

高手操作:成人留置针穿刺视频分享

情景再现:-07-11,周四上午。带教老师超超带着学生慧慧给17床患者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

进针后见回血倒也顺利,但是等退出针芯后回血却不见了。这让慧慧感到很受挫。

(慧慧第一次给病人打留置针)

超超老师是我们科室一致公认的留置针穿刺高手,她让慧慧同学在一旁观看,比较一下老师的操作与自己操作的区别在哪里。

点击浏览:成人留置针穿刺视频

(视频来源:由作者提供)

经验总结:有回血不一定代表成功

这一针是慧慧在临床实习以来第一次给患者穿刺,因此,这一次能不能成功对她来说尤为重要。

想不到一针下去见回血很顺利,但最终却失败了,为此,慧慧感到很失落。

不过,令带教老师感到意外的是,慧慧在没有老师要求的情况下总结了这次穿刺失败的原因。

征得慧慧同学的同意,特分享她总结的失败经验:

1.关于输液技术与留置针的扎法:输液技术需要stepbystep(一步一步)练习。

打针需要练习,也需要技巧,一不小心就容易穿刺失败,这和在学校里扎假手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30~60°进针也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的,比如:病人的血管情况、年龄、皮肤弹性,这些都联系着穿刺的角度,进而关系到穿刺成功与否。

手感也很重要,有回血也不一定代表成功。

经常犯的错误:针头穿过血管壁,进针太深,一开始回血很好,之后出现肿胀、疼痛。

2.穿刺失败的处理:因为是实习生,所以穿刺技术不像老师那么好,在扎之前都应该有十足的把握,有信心可以做到不二次穿刺,对病人负责。

(1)穿刺减轻痛苦的方法是「二快一慢」,但实习生经常因为犹豫不决等因素,进针很慢,无意中反而造成病人痛苦。

(2)找到一条好静脉是很关键的,粗直、不易滑动的静脉,有利于初学者穿刺成功。

(3)穿刺时绷紧皮肤,防止静脉滑动。

(4)输液过程中应及时巡视,穿刺部位有无肿、痛。

(5)少量肿,可待其自主吸收;多量渗出,可采用静脉炎同种处理方式,用「水胶体透明贴」外敷消肿。

(6)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及时道歉。

点评:看完实习同学慧慧的失败经验总结,作为带教老师或者同是实习同学的你有何感想呢?欢迎留言点评,让我们共同成长。

步骤详解:留置针穿刺要点分解

看似简单的留置针穿刺,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现分解如下:

1.检查留置针:一手固定导管座,一手轻轻除去护针帽,松动针芯。

提醒:严禁在撤去针芯帽的同时将针芯撤出,使莱距离改变(莱距离是指针尖斜面下切线到导管尖端上切面的距离,标准应该在0~1mm之间。

但不同厂家留置针的莱距离可能会有差异。如下图)。

2.左右转动针芯:针芯与导管较紧密,松动针芯后有利于送套管和撤针芯。

提醒:严禁上下松动针芯,以免损伤导管。

3.注意进针角度:消*后皮肤待干,绷紧皮肤,以15~30°角进行穿刺,直刺静脉。

提醒:角度过大,容易刺穿血管后壁,造成穿刺失败;角度过小,容易划伤血管外膜,并造成穿刺困难、导管弯曲、折叠。

4.见回血降低角度:从导管内见回血后,降低到5~10°角,再进针2mm,保证导管尖端和钢针尖端均在血管内。

5.把握针芯后撤的度:后撤针芯2~3mm(刻度为1格到1格半),将针尖退入导管内,以免在送管过程中损伤血管。

持导管座与针翼,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保证导管全部在血管中。

提醒:如后撤过多,可能造成导管损伤;已撤出的部分针芯,不能再重新送入,否则会损伤导管。

6.注意固定导管座:左手固定导管座,右手持针翼,撤出针芯,直至针尖保护装置全部脱离导管座。

7.敷贴覆盖隔离塞:松止血带,松拳,透明敷贴固定。

提醒:敷贴要将隔离塞完全覆盖,防止误从隔离塞处穿刺输液。

更多穿刺细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