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炎症就一定要吃消炎药吗 [复制链接]

1#

医知钝刀是半月刊,这是第2篇文章

当医生看到验血单上白细胞升高时,他会说“有点炎症,我开点消炎药给你”。在很多百姓的观念里,只要得了炎症,就需要吃消炎药。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医生为了便于沟通,用习惯性的说法,缩小了炎症的概念,他所指的炎症是最为常见的,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另一方面是患者忽视了某些前提条件,如有感染的迹象,从而扩大理解了炎症的范围。

不同的原因引起不同的炎症

肺炎、胃炎、肝炎、肾炎、阑尾炎……这些同名不同姓的各种“炎”,是依据不同的器官进行命名分类的,这也是百姓最为熟悉的叫法。炎症是一种损伤,引起炎症的原因是多样的,损伤的程度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对于受损器官而言,都会影响其正常功能。

最为常见的病因是各种病原体的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和寄生虫等。比如说,感冒病*入侵上呼吸道造成损伤,影响了上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就会出现鼻塞、喉咙痛等症状;细菌入侵肺部,就会影响肺部的换气功能,表现出咳嗽不停、咳痰不止;肝炎病*入侵肝脏,影响肝功能,就会厌食、乏力。

病原体入侵人体,机体都会发动免疫保卫战,在上一期《感冒时,发生在体内的保卫战》中提到,战争的胜负与双方的实力相关,实质是入侵病原体的破坏力和个体免疫能力的较量。而战争的时间,则反映了炎症损伤的轻重缓急。

普通感冒病**力弱,遭遇免疫*队被迅速歼灭,感冒都是急性;血供丰富的肺部是病原体繁殖的理想场所,细菌入侵后,还没等免疫*队反应过来,就迅速繁殖扩张,肺炎多是急性的;在肝脏里,免疫*队若未能短期获胜,则肝炎病*长期盘踞,双方相互制衡,就会迁延为长期慢性。

感染引起的炎症,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因病施治即可。

除感染以外,非感染性炎症大致有这么几类:

一是器官磨损老化,60岁的胃或多或少会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这是自然规律,他已经为你工作了近7万次,如果你经常吃零食、喝下午茶或吃夜宵,他还要加班;

二是免疫紊乱,或表现为好坏不分,鸡蛋是好东西,对鸡蛋过敏就是傻傻分不清了,为了避免过敏源,只好选择不吃鸡蛋;或表现为敌我不分,比如有少量螨虫吸入呼吸道,免疫*队就会小题大做,从而使气道痉挛,诱发哮喘,这类情况需要激素治疗;

三是手术外伤引起的炎症,比如手上被“一只(医知)钝刀”划破,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疤痕便是用时间疗伤的佐证;

其他还有理化因素(烫伤、灼烧等)、异物因素(阑尾炎多是粪石嵌顿引起)等等。

认识到各种炎症的不同成因,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不是所有的炎症都需要吃“消炎药”。

合理使用“消炎药”的重要性

什么是消炎药?医学上称之为抗生素,用来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抗生素是青霉素,年问世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拯救了无数伤兵的生命,在此之前,像肺炎、败血症这类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无特效药而非常棘手。抗生素的发现和合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溺爱。

细菌入侵人体,繁殖速度快,还没等免疫*队反应过来,细菌就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破坏力增强。抗生素的支援,既能起到直接杀伤细菌的作用,还能帮助免疫*队协同打击。

抗生素也并不是全能的细菌杀手,一把锁只能开一扇门,一种抗生素也仅能有效应对一类细菌。抗生素的问世,对细菌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细菌不断修炼内功,增强抵挡抗生素的能力,从而使自己不被抗生素消灭,这就是细菌耐药性。

应对细菌耐药,唯有抗生素不断地更新换代,而新药的研发,其投入和耗时都是相当巨大的。然而,即便是抗生素的不断升级,也难以打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生存规律,如今“超级细菌”已不是一个新名词,这类细菌手握宙斯盾,能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躲避药物的攻击,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

任何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都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这类行为称作滥用抗生素。与患者相关的滥用情况有这么几种:不该用却用了,比如用抗生素治疗感冒;错误的使用,比如上次治疗肠道感染吃剩的抗生素,这回泌尿道感染时凑合着吃;越级使用,比如简单的细菌感染,小米加步枪可以解决的问题,跟医生作天作地要用最好的药,结果开来了航空母舰。

互联网+医疗催生了新医疗服务产业,其中就包括网上售药。我曾担心因患者的不实信息而出现虚购药品的情况,随着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所暴露出对从业人员监管的缺位,外卖平台背后无证无照经营的野火烧不尽,让我更加不寒而栗的则是互联网医疗从业人员的专业和资质,倘若一个客服在为你看病配药,这将对公众的生命健康埋下巨大的隐患。

为了给未来的自己在细菌感染时留一条活路,再多次的呼吁也不为过,对于正确使用抗生素,只有一条建议,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这是对未来的自己负责!

觉得此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请随手转发或点好看

我是医知钝刀

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普及医学知识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