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过万亿 牛市中的杠杆风险有多大
昨天,沪指成功站上3100点关口,创出4年多以来的新高。“中字头*团”掀起涨停潮,以基建类、航运类为主的“大象”持续受到资金追捧,中国建筑等12只股票涨停,推动股指持续上行。
在本轮大盘蓝筹股发起的行情中,融资融券发挥着巨大作用,不少市场人士甚至将这波行情称为“杠杆上的牛市”。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再度刷新历史新高,逼近万亿元大关,高达9840.33亿元。而从最近三个交易日数据看,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保持百亿元以上的环比增速,而昨天又有6只新股发行,融资融券余额破万亿元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从融资余额排列靠前的股票看,基本上都是金融股。11月21日以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超过116亿元的个股分别是金融股中的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和浦发银行。本轮市场的前期上涨过多依赖于金融股的引领,因此虽然不能将大盘上涨全部归功于融资融券,但融资融券的“助力”无法忽视。而随着融资融券余额不断创出新高,融资杠杆对股市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杠杆上的牛市”究竟还能走多远?两融业务“双刃剑效应”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不妨听听财富宝专家团成员们的意见。
金元证券 陈笑谈
目前融资风险不大
资金吃紧显示牛市氛围
融资杠杆风险受市场关注,有观点认为,短期内大盘已高处不胜寒,带杠杆的融资资金则风险更大。但事实上,权威数据的变化并不能支持这一观点。在动辄万亿的两市成交面前,目前融资资金的影响力已经明显下降。以上周数据为例,融资净流入在两市成交中的占比多在1%以下,最低仅为0.32%。
另外,目前两市维持担保比例为244.12%。而在7月1日和11月11日,该指标分别为231%及234%。这意味着目前“两融”整体上看较沪指在2000点及2500点时更为安全。之所以会出现指数越涨、“两融”资产越安全的现象,是因为随着市场走高,“两融”投资者用来作为担保品的证券市值也在增长。数据显示,目前“两融”投资者为9000多亿融资余额提供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市值高达2.36万亿元。
大盘股行情借着融资融券走得轰轰烈烈,与去年创业板行情走势极其相似。去年创业板就从低点586点起一波冲上1400点。如此相比,上证指数如今的3100点可能只是行情的新起点。昨天融资融券余额突破万亿元,市场都担心融资天花板的来临,其实投资者大可放心,目前券商融资资金都吃紧,甚至到了无钱可借的地步,正好说明了牛市情绪的亢奋。换一个说法,当券商空着大把的资金借不出去时,行情就又步入熊途了。目前“二八”分化的行情,令小盘股承压,大多数投资者陷入满仓亏损的局面。不过从盘面上看,蓝筹股的价值回归还在继续,甚至因为情绪高涨而出现高估的局面,小盘股有退市风险的个股仍需谨慎,而具有成长性却被错杀的股票依旧可以坚守。此外,国企改革以及地方国资改革也值得关注。
宏源证券 李青
融资余额还会增加要适应新型牛市思维
今年以来,由于券商融资业务杠杆水平迅速提高,融资融券余额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12月17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再度刷新历史新高,逼近万亿元大关,高达9840.33亿元。若以本轮行情突破转折点7月24日作为基期计算,彼时融资融券余额仅为4346.27亿元。短短三个多月时间过去,融资融券余额环比大幅增长了5494.06亿元,增幅高达126.41%。由于上交所允许利用融资资金打新股,因此在周五新股大量发行之时,融资资金应该已经突破了万元亿元大关。
至于未来融资余额,我觉得只要牛市没结束,融资余额肯定还会增加。除了监管部门规定的保证金比例外,融资余额极限要看券商的注册资本金,多家券商正通过赴港上市、公开募资等方式补充资本金,其中补充资本金的目的之一就是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因此未来肯定会和股市的成交量一样,还会有更多的融资余额出现。
本轮股市上涨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受融资融券交易推动,融资融券余额由11月21日的7600亿元上涨到了超过9000亿元的水平,融资交易额由降息前的500亿元左右上升到了12月9日最高时的1823.49亿元,绝对水平增长了264.70%,占市场的交易额比例从13.7%上涨到近期的20%左右,因此本次交易杠杆推动的模式也较为明显。而从中国A股历史上看,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杠杆推动的行情,因此投资者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目前的市场行情,毕竟没有人知道未来的融资余额会达到多少,又会推动股市涨到什么样的高位,因此投资者要学会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杠杆牛市”。当然,融资杠杆是一把“双刃剑”,乐观行情下融资确实可为股市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若行情出现逆转,投资者的亏损将加倍扩大,融资盘踩踏出逃会导致股票崩盘式下跌,投资者对未来下跌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
国泰君安 季诚冠
助推蓝筹快速上涨不能夸大两融作用
本轮股市快速上涨阶段是在降息之后,自11月22日降息至12月8日,上证指数快速上涨了23.44%,涨幅靠前的金融、采掘、*工、地产、交运和有色,其中非银金融板块在降息后上涨了60%,而银行股则上涨了32.32%。可以说是一轮典型的“急牛”与“快牛”。而从这些板块的成交情况看,银行、非银金融和公用事业等三行业融资净买入标的股数量占行业所含融资融券标的股总数比例居前。也就是说,融资买入是助推金融蓝筹股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但也不要过分夸大“两融”业务对这波行情的作用,毕竟从成交量看,“两融”每日成交量占比还都在20%以下,而国际成熟市场一般都在30%左右,一些激进的市场会达到50%,因此本轮上涨更多是外来资金大量涌入的结果,“两融”在其中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融资业务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就在上周二沪指突破3000点后大幅跳水,两市成交量达到惊人的1.26万亿元,全天近200只股票跌停。当天,融资融券余额仍维持在9000亿元以上的历史高位,达9269.8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环比增加了1.2%。
但在跳水之后,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在12月12日首度出现了大幅下降。统计数据表明,当天融资融券余额从前一交易日的9414.56亿元急剧下降至6240.05亿元,环比大幅下降逾三成,高达33.72%,为本轮行情启动以来降速最快的一次,这也表明部分投资者在高位选择了锁定利润。
招商证券 李浩天
“二八”行情再现提防杀跌风险
这一周A股再现“二八行情”。虽然股指大涨,但相信有很多股民都会很失落。沪指虽然大涨5.8%,但其实大多为少数权重股贡献。从数据上来看,本周上涨个股718家,下跌个股有1634家,而涨幅超过5.8%的个股只有293家。市场个股节奏呈现泾渭分明的两条线,低估值周期板块持续受到资金追捧,虹吸效应使得小盘成长题材类个股持续失血。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紧跟国家“一带一路”产能输出战略的个股上,基建机械高端装备制造类个股也在融资客的杠杆操作中遭到反复炒作。
两市融资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虽然不知道目前融资余额的极限在哪里,但从各家券商融资额度看已经是全线告罄,弹药不足将制约此类炒作的中期空间拓展。短期看,此类细分主题轮动良好,仍有余力带动指数上冲,但3300点附近套牢筹码众多,在杠杆炒作资金后续弹药不足情况下需提防大幅杀跌风险。
信达证券 杨云
规模难以快速扩大市场并不缺乏资金
从目前券商的财务杠杆来看,融资融券的规模大概是1.2万亿元左右,现在的规模可以说已经快接近融资的上限了。如果今后仍然用融资融券的方法来推动大盘上涨,难度可谓是相当大的。虽然不排除券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增发或是其他的手段加大融资的规模,但是投资者要注意,券商扩大资本金的速度是没有那么快的。
如果以后的融资规模达到2万亿或者更大了,那么大盘很可能会继续上冲。因为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市场完全不缺资金。举个例子,周五有那么多的新股申购资金被冻结,从之前的经验来看资金面应该不是十分宽裕,但市场走势恰恰相反,成交量仍然保持了一个十分巨大的量。
市场最终还是会回到它本身的估值上来,从现在来看,大盘股的估值并不便宜,而大盘股上涨得过快也对投资者心里有一定的影响。谈到对于后市的观点,还是认清一点不变,既然这波行情因为大盘股而起,那么在大盘股没有歇菜前行情就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