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苏州娃儿把药丸当糖吃致急性中毒,爸爸妈妈
TUhjnbcbe - 2020/12/4 12:15:00

近日,医院儿科急诊送来一名病人:家属描述说是小孩睡着了,可是医生查体后发现,这已是神志不清,小孩打针、抽血、插胃管都没有反应。询问病史才知道,该患儿吃了20颗磷酸哌嗪宝塔糖!“宝塔糖好吃啊。中午吃了4颗,晚上吃了16颗。”

而本品过量,是会产生神经肌肉*性的!

上周五,我院儿科病房刚收治了一名过量服用抗抑郁药物导致中*的患儿。也就在这几天,科小童也相继收到朋友的询问,家中小孩误食洗浴用品以及过量服用药物。接连发生的意外事件,引人注目。

作为家长,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

今天,科小童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小儿急性中*的相关知识。

儿童急性中*是儿科急诊的常见病之一,多发生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如误服有*物或服药过量、或食用某些野生有*植物,吸入有害气体等。*物品种繁多,症状表现取决于*物本身的特性。但主要有以下表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循环系统症状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肾脏损害、甚至肾衰竭,以及神经系统表现如烦躁、惊厥、瘫痪、昏迷等等,另外有些*物还可以引起溶血、贫血以及肝功能损害等。

小儿中*怎么急救?

抢救分秒必争诊断未明以前积极进行对症急救处理,诊断一旦明确,尽快应用特效解*剂。抢救过程包括4个方面:1、迅速清除未被吸收的*物,防治进一步吸收。2、促使已吸收*物的排泄。3、解除*物的*性。4、对症支持治疗。

为使*物排泄,常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洗肠、全肠灌洗、补液等措施。

小儿中*怎么预防?

1、导致儿童中*的主要是家中储存的药品和化学品等,特别是家人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类,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维生素类,还有灭鼠药、灭蟑螂药、洗涤剂、防冻液等。所以对于这些药品或者化学品要正确防止孩子不能触碰到的地方。

2、在孩童误食中*的物品中,药物和化学品相关的占比绝大部分。主要原因是这些药品与化学品的外观,有些太像糖果或包装类似食品。所以一定不要将这些物品进行混放。

3、在很多时候,大人为了哄孩子吃药时常会说“甜甜的”,以及大人当着孩子面吃药被模仿,家庭药箱未管理,这些一系列细节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孩子,所以,尽量不要在喂药时编造这个理由。

4、当请祖辈给孩子服药时,建议用清晰大字写下正确的用法和用量。再次是安全处理药品。有相当比例家长会把药品随生活垃圾扔掉,却没有认识到这样做可能导致儿童捡到药品而误服中*,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5、或者可以从网上多去查询些关于儿童药品的安全存储,如何通过设置提示挂牌来达到提醒目的以及安全剂量的规范以及中*预防措施等等,不要让自己的认知误区而留下儿童伤害的隐患。

我院儿科医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要管理好家中的“危险品”,并且加强对儿童的监管。在遇到急性中*时,家长也应尽可能提供*物;另外即使对于可疑中*者,亦应及早给予治疗处理,争取抢救时间,避免中*加重。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州娃儿把药丸当糖吃致急性中毒,爸爸妈妈